打印
日期:2012-05-10 08:33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如今我们所讲的“生态”“可持续”的引伸意义即为“和谐”“平衡”,一个和谐的城市就象一个健康的生命体一样,会呼吸、代谢、生长、有个性魅力和人文特征。有物质与精神的两个层面。
通常我们所讲的生态城市,是以它的绿化率、能耗、空气指数等为考核目标的,这是形成健康城市的物质基础,硬件的可考核目标,属于城市的显性价值,在此层面上,更多地是属于技术性的工作。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与建筑师早已经开始着手大量工作。而今天我想要阐述的,是关于“生态、健康城市”的另一层面,精神气质的层面,即城市的 “生活着的方式”, “人文特征”,属于城市的隐性价值部分。
近100年来,中国建筑在慢慢的失去自己的特征,而十几年的快速建设和城市更新又完全推倒了仅存的一点生活方式,将几十年上百年形成的生活结构,被一两年的开发建设完全取代,交通、配套、文化、认知感等的不完善,这直接导致了人对场所产生的陌生感,原有的生活链条被完全打破,新的链条没有在原链条上接应,所以居住的“幸福指数”急剧下降,人对其居所也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
所以,对城市改造与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对城市旧区的改造中,保护原生活链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方式改良原生活方式,是第一原则。而不是人为去构筑一个新城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城市中的街道、转角、一棵大树、一扇窗户、一个街边菜场,都在记录生活着的人的许多记忆,都是特定的标识,他们一起界定了一种经过多年协调而被认可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和谐的,就象一片森林,链条中的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生活和愉悦的方式,并因此而和谐存在。城市更新时,应当在保护这种生活链的基础上,去解决居住品质和生活配套,城市中的问题,与人体的疾病一样,通过调理得以顺气,而靠简单地手术割除,就会留下永远的伤疤。
保留和改良一种生活方式,是实现生态居住,使城市文脉与痕迹得以延续的最好方式,而目前多采用的孤立地保留几幢有价值的老建筑,只是留下一个符号与外壳。砍掉森林,留下几棵大树,没有鸟和松鼠栖居的树是缺少了价值的,没有了内容的建筑是空洞的,建筑只有充分参与到人的生活中,成为人的生活链中不可缺失的一环,才是和谐的、健康的。这样构筑的城市才是生态可持续的。
生态城市的核心价值是人,人与城市是互动的,而不是寄居的,城市应该是在生态技术实现的基础上关注人的生活方式与人文环境的塑造。在拥有健康生活的同时,也获得“存在的诗意”。只有当生活场所与居者共鸣,令居者感受到,才是和谐生态的目的。
这是对城市保护与更新中,对于城市改造部分的观点,即,保护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链,在此基础上改良生活的硬件质量,以实现和谐的持续发展。
第二点是关于城市中新建建筑的价值定位,即建设中要关注的人文建设,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显现,这是现在建筑师要着重关注的,因为这是大部分中国建筑师和地方政府的理想,而现在成熟的机会正在到来。
十年前二十年前我们也谈文化与建筑的结合,但是在物资不足够富裕,民众仍只关注有房可居的时候,这只是建筑师的一个理想。文化永远是基于经济这个上层建筑的。
中国现在的经济、政治等领域正慢慢进入强国的行列,国民在富裕后,本土意识正在加强。对于一味地模仿西方城市的好感已经淡去,而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艺复兴浪潮正在到来,在文学,电影,艺术等各种领域开始初露倪。
在多元文化的时代,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本土建筑应该是其中最灿烂的一枝。
建筑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应该以自己的方式来迎接这个时代。
一个生态的城市,应是有生命特征的城市,不仅有健康的运作系统,还有鲜明的人文特色与地域特点。这些气质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的本质差别。也是打造特色城市的最有效果的部分,在过去几十年中快速建设导致全国城市的无差异,无特征,欧陆风与现代风盛行,完全失去了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使中国东南西北各个城市都变的形象一致。毫无特色。
所以,对人文特征在城市与建筑的实现才变的急需而重要,当然,实现的方式绝对不是复古,新的时代应该有新的特征,但其内容应该是源于传统文化的,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但要求是能被感知的,不是在新建筑上扣一顶文化的帽子。
对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的实验,要关注的是。一,对本土文化的关注与利用,对东方哲学价值观的领悟。二,对现在居住与生活方式的提升。三,对形式的运用,包括对西方各种表现形式的运用。四,提供更多机会给本土建筑师、规划师,并在政府控制层面实现对设计的把关。五,度的控制,以多元文化并存,中国文化为主流的度的控制。
中国建筑与城市应该与文化结合,找到自己应有的姿势和位置,时机已经到来,需要的只是推动与引领。这是我们处于这个时代的政府、开发商、建筑师需要共同担起的社会责任。对于这个课题,我们还不能给出最后的模式,只是希望众多人能意识到这个时机及这个社会责任,并参与到其中来,那样中国现代建筑的复兴才会慢慢实现。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这一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Copyright © 2002-2024 www.jljydg.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